時間:2024-09-13瀏覽量:
湖南郴州資興遭受嚴重災害后,多處基礎設施災毀。公司積極響應上級部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奔赴現場為搶險搶通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廣泛募捐調集資源,在上級各部門指導下,助力災區打通了生命線、運輸線。
搶險救災已結束,災后重建仍在進行時。湖南交通設計院上下主動作為,聞令而動,聽令而行,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構建高效組織體系,派出技術骨干力量承擔資興市年報范圍公路橋梁的隱患排查和處治設計、“十五五”綜合交通災后重建規劃、司門口鎮彭公廟村災后重建規劃等災后重建任務,彰顯國企擔當。
為清除當地橋梁安全隱患,保障群眾出行安全,亟需完成資興市年報范圍305座橋梁隱患排查、43座橋梁拆除重建、38座維修加固設計任務。湖南交通設計院派出橋梁設計院、試驗檢測與養護中心、空間信息智能感知與大數據研究院等多支精銳技術團隊,現場協同作戰,開展集中排危,高效助力當地災后重建。
排查隱患,做好橋梁“全面體檢”
試驗檢測與養護中心派出3個隱患排查組,歷經20多天持續奮戰,對資興市年報范圍內305座橋梁逐一進行隱患排查。面對道路中斷、山路不便等情況,隱患排查組以步代車、艱難跋涉、實地踏勘,全面排查橋梁安全隱患。
橋梁院積極發揮在橋梁建設與養護方面專業優勢,教授級高工、院長李文武、總工程師崔劍峰實地踏勘多座險情最重的橋梁,現場安全評估,并駐扎資興指揮部,積極配合橋梁處置方案設計,設計團隊無條件、響應快的技術服務得到了資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贊揚。
司屬橋梁設計院專家團隊現場踏勘
根據橋梁隱患排查情況及現場踏勘的確認,本次需處置的橋梁共計81座,其中重建橋梁43座,維修加固橋梁38座。
檢測團隊完成橋梁隱患排查后,接續作戰,立即轉入橋梁檢測工作。依據隱患的嚴重性與緊迫性,科學合理安排橋梁檢測計劃,爭分奪秒,已陸續完成兩批橋梁檢測報告。
司屬試驗檢測與養護中心團隊對受災橋梁開展隱患排查
全景采集,實現災后重建可視化
空間信息智能感知與大數據研究院歷經20多個日夜,累計派出測繪技術人員8人,攜帶無人船、無人機、RTK等大量測量設備趕赴災區,負責全市問題橋梁的數據采集。副院長肖列帶領現場測繪人員對多座沖毀嚴重橋梁開展測量。
司屬空間信息智能感知與大數據研究院開展橋梁立面測量
測量團隊就所有測量橋梁均布設了控制點、航拍正射影像、360全景以及RTK采集重要高程點。對76座隱患橋梁進行了第二輪摸查,并對檢測、設計確認的重建橋梁進行地形勘測。截至目前,已完成39座重建橋梁和16座加固橋梁的數據采集工作,分別對其繪制1:1000地形圖和橋梁立面圖。同時,將76座橋梁的全景數據和電子沙盤綜合可視化展示,以VR等不同模式從各個角度清晰地觀察到橋梁全貌和周邊環境等狀況,解決了設計人員到現場目測調查的局限性,以信息化、數字化賦能橋梁重建方案設計。
76座橋梁的全景數據可視化和電子沙盤綜合展示
面對車輛通行受阻的地方,測繪人員徒步攜帶儀器前往;部分地區未通信號也為亟需信息化、數字化采集輸出的測量工作帶來了重重挑戰……使命必達、分秒必爭,測繪團隊力爭九月下旬完成剩余橋梁測量工作。
對癥下藥,推動隱患“動態清零”
在全景數據搭建基礎上,橋梁設計院團隊根據國省干道等級,并廣泛調研、走訪摸排當地百姓出行需求,科學規劃81座橋梁分三批次的處置方案,有序推進橋梁重建和維修加固設計,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深入研究,切實做到“一橋一設計方案”。
目前,湖南交通設計院已基本完成第一批重建橋梁(10座)初步設計,預計于9月20日前完成第二批重建橋梁(17座)的初步設計編制,并按進度推進第三批橋梁建設工作。
受山區地形影響,資興局部村莊降雨頻繁,山里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時有發生。雖交通受阻,險情常伴,但湖南交通設計院肩擔國企責任,不畏艱難險阻,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全力以赴為災后重建提供技術支援,得到了省交通運輸廳、資興市救災指揮部、資興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肯定,并收到了感謝信。災后重建進行時,國企擔當在繼續!
供稿:黨群綜合部 許瑞儀、橋梁設計院 蔣星宇、試驗檢測與養護中心 嚴松、空間信息智能感知與大數據研究院 唐育林
編審:鐘子穎
審核:許瑞儀
審定:鐘 軍